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50 点击次数:176
中国人吃乌鸦?日本综艺恶意剪辑篡改事实终道歉
“这节目组的剪刀手比厨刀还锋利!” 当日本国民级综艺《月曜夜未央》用字幕把“乳鸽”偷换成“乌鸦”时,恐怕没想到这波操作会引发跨国舆论海啸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该电视台发布中日双语道歉声明当天,日本厚生劳动省紧急发文警告民众“生吃乌鸦极其危险”——这波打脸来得比综艺剪辑还快!
荒唐剪辑现场还原
3月24日的东京街头,中国女生小林(化名)正平静分享生活观察:“中国城市里很少见到乌鸦。”谈及家乡广州时,她提到“鸽子常被做成乳鸽料理”。这两段正常对话经过节目组“鬼斧神工”的剪辑,竟拼接成“中国乌鸦少是因为被煮着吃完了”的奇葩结论。
更令人发指的是节目效果设计:当拼接后的“吃乌鸦”言论出现时,两位主持人突然爆发出夸张大笑,镜头刻意给中国女生打上“神秘微笑”的特写。这种带有明显诱导性的呈现方式,让观众误以为中国人存在猎奇饮食习俗。
跨国维权的72小时
节目播出当晚,微博话题#日本综艺造谣中国人吃乌鸦#阅读量瞬间破亿。身处风暴中心的小林顶着时差连夜发声:“我从未提过乌鸦!节目组把火锅话题和鸽子回答恶意剪辑!”她晒出当日采访录音文字版,关键段落中确实没有“乌鸦”相关表述。
迫于压力,《月曜夜未央》在3月27日发布中日双语道歉声明,承认存在“媒体绝不应有的剪辑错误”。但眼尖网友发现,声明中避谈主持人嘲讽性反应,对涉事编导的追责更是只字未提。
日本网民也看不下去了
“这是对受访者的二次伤害!”日本雅虎新闻评论区罕见出现集体声讨。有东京市民留言:“我家附近乌鸦成群,按节目逻辑难道日本人都不吃饭?”更有机智网友翻出《东京新闻》2024年的“乌鸦刺身”报道,调侃“生吃乌鸦的明明是日本媒体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次事件可能触发日本《放送法》第四条追责条款。该法明确规定节目不得歪曲事实,而涉事节目组早有恶意剪辑前科——2023年就曾因伪造街头采访被警告。
文化偏见背后的流量生意
仔细观察会发现,涉事节目片段特意配上阴间滤镜和诡异音效。这种“妖魔化剪辑法”与某些外媒报道中国的套路如出一辙:用猎奇元素替代真实,用刻板印象取代理解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制作团队的“技术性甩锅”。面对质疑,节目导演最初辩解“只是节目效果”,直到舆论发酵才勉强道歉。这种把种族歧视包装成幽默创意的行为,比恶意剪辑本身更恶劣。
破除偏见的持久战
当小林在采访中谈及“中国人吃鸽子”时,原本可以成为展示饮食文化的契机——广东乳鸽本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可惜节目组选择了最低级的炒作方式,既伤害了当事人,也错失了文化交流的机会。
如今打开涉事节目官网,3月24日那期内容已神秘消失。但网友保存的传播数据仍在攀升:截至3月30日,相关视频在海内外平台累计播放超8000万次。这场因剪刀手引发的闹剧,给所有媒体敲响警钟——在流量与底线之间,从来不存在灰色地带。